欢迎光临中山市万年长
详情描述
揭秘Excel函数公式:VLOOKUP、SUMIF等常用函数用法,一看就懂

VLOOKUP 和 SUMIF 这两个最常用函数的用法,保证一看就懂!

一、 VLOOKUP - “按列查找”小能手
  • 核心作用: 在一个表格区域中,根据第一列的某个值(查找值),去同一行的另一列(通常是右侧的列)中查找并返回对应的值。简单说就是“按列查字典”

  • 应用场景举例:

    • 根据员工工号查找姓名、部门、工资。
    • 根据产品编号查找产品名称、单价、库存。
    • 根据学号查找学生姓名、成绩、班级。
  • 函数结构:

    =VLOOKUP(找什么, 在哪找, 返回第几列的值, 怎么找)
  • 参数详解:

    参数位置 含义 通俗解释 & 要点 示例值 (假设场景) 1 lookup_value 找什么? 你要查找的那个值。它必须位于你查找区域的第一列中。 A2 (包含工号 "E1001" 的单元格) 2 table_array 在哪找? 包含你要查找的数据的整个表格区域。务必保证查找值(参数1)在该区域的第一列! 通常用绝对引用 $A$2:$D$100。 $B$2:$E$100 (工号在B列第一列) 3 col_index_num 返回第几列的值? 在table_array区域中,你想要的返回值位于第几列(从查找值所在的列开始算,查找值列是第1列)。 3 (想返回部门,部门在区域的第3列) 4 range_lookup 怎么找? FALSE 或 0:精确匹配 (最常用!必须找到完全一样的值)。TRUE 或 1:近似匹配 (按升序排列时可用,慎用)。 FALSE (必须精确匹配工号)
  • 实例拆解:

    • 需求: 在“员工信息表” (Sheet1!$B$2:$E$100) 中,根据“工资查询表” (Sheet2!A2) 里的工号,查找对应的“部门”。
    • 公式 (写在工资查询表的B2单元格):=VLOOKUP(A2, Sheet1!$B$2:$E$100, 3, FALSE)
    • 解释:
    • A2:在工资查询表里,我要查找的值是A2单元格里的工号 (比如 "E1001")。
    • Sheet1!$B$2:$E$100:去Sheet1工作表里,从B2到E100这个区域找。注意工号必须在这个区域的第一列 (B列)
    • 3:在这个区域 ($B$2:$E$100) 里,工号是第1列,姓名是第2列,部门是第3列,工资是第4列。我们要部门,所以填3。
    • FALSE:必须精确匹配到工号 "E1001",不能是 "E100" 或 "E10010"。

常见错误 & 解决:

  • #N/A: 最常见!找不到匹配项。检查:
    • 查找值 (A2) 是否真的存在于 table_array 区域的第一列?
    • 查找值 (A2) 和 table_array 第一列的数据类型是否一致?(数字 vs 文本?空格?)
    • range_lookup 是不是 FALSE?有时不小心用了 TRUE 也可能导致。
  • #REF!: col_index_num 数字大于 table_array 区域的列数。比如区域只有3列,你写了4。
  • #VALUE!: col_index_num 小于1 或者不是数字。或者 table_array 区域太小。
  • 返回错误的值: 通常是 col_index_num 数错了列,或者 table_array 区域选错了(没包含目标列)。

重要提示:

  • 查找值必须在查找区域的第一列! 这是 VLOOKUP 的核心规则。
  • 精确匹配 (FALSE) 是最常用的模式。
  • 使用绝对引用 ($) 锁定查找区域 (table_array),这样公式向下填充时区域不会变。F4 键可以快速添加绝对引用。
  • 如果数据量很大或者需要从右向左查找,可以考虑更强大的 INDEX + MATCH 组合。
二、 SUMIF - “带条件求和”计算器
  • 核心作用: 对满足一个指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求和。简单说就是“按条件加数字”

  • 应用场景举例:

    • 计算某个销售员的总销售额。
    • 计算某个部门的总工资支出。
    • 计算所有单价大于100元的产品总金额。
    • 计算某个月份的总费用。
  • 函数结构:

    =SUMIF(条件检查的区域, 条件是什么, 实际要求和哪里的数字)
  • 参数详解:

    参数位置 含义 通俗解释 & 要点 示例值 (假设场景) 1 range 条件检查的区域? 你要根据哪个区域里的值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。 C2:C100 (部门列) A2:A100 (日期列) 2 criteria 条件是什么? 定义哪些单元格应该被求和。可以是数字、文本、表达式 (如 ">100", "=销售部", "<>财务部")、单元格引用 (如 A1)。文本和带运算符的条件要用双引号! "销售部" ">100" A1 (A1里是条件) 3 sum_range 实际要求和哪里的数字? 包含你要加起来的那些数字的区域。如果省略,则直接对 range 区域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求和 (如果 range 本身是数字的话)。 D2:D100 (销售额列) E2:E100 (工资列)
  • 实例拆解:

    • 实例1:求“销售部”所有员工的工资总和。
      • 公式:=SUMIF(C2:C100, "销售部", E2:E100)
      • 解释:
      • C2:C100:检查条件在哪个区域?—— 部门列 (C 列)。
      • "销售部":条件是什么?—— 部门等于 “销售部”。
      • E2:E100:要求和哪里的数字?—— 工资列 (E 列)。函数会找到所有部门是 “销售部” 的行,然后把对应 E 列里的工资加起来。
  • 实例2:求所有“销售额”大于 10000 的订单金额总和。
    • 公式:=SUMIF(D2:D100, ">10000", D2:D100)
    • 解释:
    • D2:D100:检查条件在哪个区域?同时也是要求和哪里的数字?—— 都是销售额列 (D 列)。所以 sum_range 可以省略,写成 =SUMIF(D2:D100, ">10000") 效果一样。
    • ">10000":条件是什么?—— 销售额大于 10000。注意带运算符 > 的条件要用双引号括起来。
实例3:求除了“财务部”之外其他部门的总工资。
  • 公式:=SUMIF(C2:C100, "<>财务部", E2:E100)
  • 解释:
  • C2:C100:检查部门列。
  • "<>财务部":条件是什么?—— 不等于 (<>) “财务部”。
  • E2:E100:求工资列的和。

常见错误 & 解决:

  • 结果为0:
    • 检查 criteria 是否写错(如文本拼写错误、大小写不一致?Excel 默认不区分大小写,但拼写必须一致)。
    • 检查条件和 range 区域的数据类型是否匹配(如条件是文本 "100",区域是数字 100)。
    • 检查 sum_range 区域是否真的是数字?可能有文本格式的数字(左上角带绿色三角),用 VALUE() 转换或分列处理。
  • 返回所有值的总和: 通常是 criteria 条件写得太宽泛或无效(如 ">" 后面没跟数字),或者条件区域 (range) 选错了。
  • #VALUE!: 通常发生在 criteria 是文本且长度超过 255 字符,或者 sum_range 和 range 的大小/形状不一致(如 range 是 10 行,sum_range 是 15 行)。

重要提示:

  • criteria 中的文本和带运算符 (>, <, >=, <=, <>) 的条件必须用双引号 ("") 括起来。
  • 如果 sum_range 省略,则对 range 区域中满足条件的(数字)单元格求和。
  • range 和 sum_range 的大小和形状必须匹配(行数相同)。
  • 如果需要根据多个条件求和,请使用它的升级版 SUMIFS 函数。
总结一下关键区别 特性 VLOOKUP SUMIF 主要目的 查找并返回特定值 按条件求和 核心操作 按列查找 (字典查询) 条件判断 + 数值累加 关键参数 查找值, 查找区域, 返回列号, 精确/近似 条件区域, 条件, 求和区域 返回值 一个单元格的值 (文本、数字等) 一个求和结果 (数字) 常见错误 #N/A (找不到) 结果为 0 (条件不满足或格式问题) 升级版 XLOOKUP (更强大灵活), INDEX+MATCH SUMIFS (多条件求和)

记住:

VLOOKUP 用于找东西:=VLOOKUP(找什么, 在哪找(第一列是关键), 返回第几列, 精确找(FALSE)) SUMIF 用于按条件加数字:=SUMIF(哪些单元格要检查条件, 条件是什么, 哪些单元格要加)

多加练习几次,结合具体数据尝试,你会发现它们真的非常实用且不难!当需要更复杂的查找或多条件求和时,再去探索 XLOOKUP、INDEX/MATCH 和 SUMIFS 吧。